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关于科技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2016年05月18日 10:21 点击:[]

 

关于科技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进一步激发我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顺利完成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选拔工作,结合我院具体实际,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将于20165月至7月举办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互联网+成就梦想 创新创业开辟未来

   二、大赛目的任务

本次大赛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我院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本次大赛将遴选若干项优秀作品参加省赛。

三、参赛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数字娱乐、企业服务等;

4.互联网+商务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旅游户外、房产家居、高效物流等;

5.互联网+公共服务,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6.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四、参赛对象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及已获投资情况,大赛分为创意组、实践组(又分为初创组和成长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但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2.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33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1610日之后毕业)。

3.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33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33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1610日之后毕业)。

注:我院参加创意组和初创组。

五、报名方式:

1.            自行组队,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专业、跨学部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5-6人为宜。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已获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再报名参赛。

2.            个人报名,个人填报报名信息表,统一组队。参与个人报名的同学请填写《三峡大学科技学院首届互联网+》报名表,并发至邮箱,报名截止日期59日。

六、比赛规则及主要环节

(一)前期准备。根据报名情况,帮助个人报名的同学组队,组队方式是组长面试并选择自己队伍的成员。

(二)材料提交及要求

 组队完成后,各队伍按照大赛要求,将相关项目材料打包提交,打包文件命名为:互联网+大赛作品,提交的材料为: PDF版本《报名表》和《项目计划书》,汇总电子材料。于520日上午1200之前,发送至指定邮箱

注:PDF文件大小不超过30MB,实践组和已注册企业的创意组还需提交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佐证材料(专利、著作、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

(三)比赛流程安排

比赛采取三轮制。

第一轮:海选

时间:530前。

参赛团队提交作品后由学院组建评审委员会,制定评审规则。从全部作品中筛选优秀作品进入第二轮。

第二轮:(设置   个优胜奖、  个三等奖)

时间:2016615日前

根据筛选出的优秀作品,赛事组委会依据评审规则进行形式审查,挑选出件作品进行网上评审,评出件作品进入下一轮比赛。

第三轮:决赛(设   个二等奖、  个一等奖)

时间:2016620

进入第三轮的作品采取以下两个过程进行评选:

1.项目展示与答辩:项目展示的形式,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等,也可进行产品实物展示。PPT展示时间为5min,针对评委(包括风险投资人)的提问进行现场答辩。

2.项目互评:根据抽签预先拿到对方项目的计划书对项目进行相互评析,客观评估对方项目优劣势并提出改进建议,每队3min,并有一位评委进行点评。

本轮比赛中根据团队展示、答辩表现、互评意见等综合因素进行打分。进入本环节比赛的作品需提交书面参赛材料以及PPT项目展示文件,材料提交时间和要求另行通知。团队展示期间按自愿原则可提供1min展示视频(不计入PPT展示时间),视频格式不限,需保证画面流畅,声音清晰,大小不超过1G。(可参考形式:大家好,我是###团队的***,然后结合团队项目讲解,例如我们的团队口号是****,我们相信***!等1min内容)。

20166月底至7月,学院将对遴选出拟参加省赛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和指导,做好润色及优化工作。

(四)评审指标

  1.创意组评审指标与分值比例

  创新性(占比50%。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不鼓励模仿。强调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和思维在销售、研发、生产、物流、信息、人力、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

  商业性(占比30%。在商业模式方面,强调设计的完整性与可行性,完整地描述商业模式,评测其盈利能力推导过程的合理性。在机会识别与利用、竞争与合作、技术基础、产品或服务设计、资金及人员需求、现行法律法规限制等方面具有可行性。在调查研究方面,考察行业调查研究程度,项目市场,技术等调查工作是否形成一手资料,不鼓励文献调查,强调田野调查和实际操作检验。

  团队情况(占比10%。考察管理团队各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价值观念、擅长领域,成员的分工和业务互补情况;公司的组织构架,人员配置安排是否科学;创业顾问,主要投资人和持股情况;战略合作企业及其与本项目的关系,团队是否具有实现这种突破的具体方案和可能的资源基础。

  带动就业前景(占比10%。综合考察项目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预判项目可能带动社会就业规模。

  2.实践组评审指标与分值比例

  商业性(占比40%。在经营绩效方面,重点考察项目存续时间、项目的营业收入、税收上缴、持续盈利能力、市场份额等情况;以及结合项目特点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带来良性的业务利润、总资产收益、净资产收益、销售收入增长、投资与产出比等情况。在成长性方面,重点考察项目目标市场容量大小及可扩展性以及该项目是否有合适的计划和可能性(包括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其未来5年的高速成长。在商业模式方面,强调项目设计的完整性和可行性,并给出完整的商业模式描述,以及在机会识别与利用、竞争与合作、技术基础、产品或服务设计、资金及人员需求、现行法律法规限制等方面需具有可行性。

  团队情况(占比20%。主要考察管理团队各成员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价值观念、擅长领域,成员的分工与业务互补情况;公司的组织构架,人员配置以及领导层成员;创业顾问,主要投资人和持股情况;战略合作企业及其与本项目的关系。

  创新性(占比30%。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不鼓励模仿。强调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思维在销售、研发、生产、物流、信息、人力、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

  带动就业情况(占比10%。考察项目增加社会就业份额,发展战略和扩张的策略合理性,上下产业链的密切程度和带动效率。

七、奖励及经费保障措施

(一)奖项设置

     院初赛设项目团队奖项:一、二、三等奖设奖数目占参赛项目数的50%,其它参赛项目获优胜奖,奖励按照学校有关奖励办法执行

(二)配套保障措施

1.经过遴选的项目,学校将重点培育,进一步优化,择优推荐参加湖北省比赛。推荐参加全省决赛的项目培育经费1000/项,列入重点培育的项目2000/项,根据各项目后期表现可追加经费。

2.在比赛中涌现出的具有良好潜力的项目学院将积极培育、孵化,优先推荐给行业企业、创投风投机构,并拿出专项经费支持其发展。

八、组织工作安排

414-56日:发动教职工和学生,宣传到位,鼓励学生以团队或个人的方式报名参赛。

57日-515日:根据报名情况,组织教职工和学生召开项目研讨会议,研讨参赛主题和参赛选题,对已组建团队提供指导性意见;对未组队的人,由申报的组长选择各自成员(个人报名可申报组长和组员两种身份)。

516日-530日:各团队讨论、完成并提交作品。在此期间,定期在5楼实验室进行头脑风暴研讨会,并邀请知名企业家和专家面对面座谈,并对项目进行指导。

61日-610日:组织评委会进行海选

611日-617日:网投

620日(暂定):决赛

6月底7月初对一等奖作品进行指导和优化润色组织参赛团队于731日前到官网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cy.ncss.org.cn注册、报名并提交参赛材料。

报名方式:

邮箱:840669527@qq.com     蔡世刚老师

545778790@qq.com     宋丽洁老师

科技学院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doc

                                 经管学部

                                  2016年5月6日

上一条:会议通知 下一条:关于做好2016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后期工作的通知

关闭